怎样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安全知识:怎么预防触电漏电?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12-03 07:05:04
分享到:

  【导语】:安全不能指望事后诸葛,为了安全须三思而后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一

  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正常的供电电压在220伏左右。当供电线路中若因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电电压瞬时升高、三相负荷不平衡户线年久失修发生断零线,或因人为错接线等引起的相电压升高等原因发生电压升高,就会使电流增大导致家用电器因过热而烧损。要防止烧损家用电器,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用电设备不使用时应尽量断开电源;二是改造陈旧失修的接户线;三是安装带过电压保护漏电开关。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二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万众喜庆的时刻,但节日也是各类灾害的高发时间。人们在高高兴兴过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其中,防火非常重要。

  在众多家庭火灾中,电器引发的火灾首当其冲。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电器火灾占全年火灾总数的30%以上。其中,由劣质开关插座引起的火灾占相当大的比率。

  开关插座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电源持续装置,也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小电器。开关插座虽小,却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轻舟装饰工程部人员介绍,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插头插座、照明开关产品进行了专项质量监督检查。抽样检查结果表明,大量劣质开关和插座充斥市场,整个行业处于互相压价的恶性状态。

  究其原因,是开关插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很多私营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一味降低成本,降低价格以提高竞争力。他们在用料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劣质产品大量充斥市常

  轻舟装饰的工程人员说,市场上大量劣质开关插座能卖出去,是因为有着非常大的购买群体。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开关能启闭、插座能通电即可,不必为此多费冤枉钱。

  许多家庭舍得投资几十万元甚至更多财力造房子,舍得投入十几万元搞装修,舍得花费几万元买彩电、空调等高档电器,却舍不得花几元、几十元买个合格的开关插座。

  这是劣质开关插座大量充斥市场的重要原因。

  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尤为必要和重要。例如,一台大功率的空调或电热器,电流10多安培,有些消费者就随便买个3-5安培的插座。这样的话,插头插座发热跳火在所难免,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增。

  还有一些家庭喜欢用万能插座,不管什么电器,插头都插上,有的还在地面上拖来拖去。这是十分危险的。

  万能插座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多个插头插上后,电器很容易因为线路短路而烧坏,进而引发火灾。

  可以说,室内多一个万能插座,就多了一个火灾危险因素。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三

  漏电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主要用途是:

  (1)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2)防止用电过程中的单相触电事故。

  (3)及时切断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单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而漏电保护器的出现,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技术上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触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正确合理,一般启动电流应在15~30毫安范围内。

  (2)触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0.1秒。

  (3)保护器应装有必要的监视设备,以防运行状态改变时失去保护作用,如对电压型触电保护器,应装设零线接地的装置。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四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应根据用电容量的大小来选用。如使用容量为5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6安小于10安;如使用容量为10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12安小于20安,也就是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电表容量的1.2~2倍。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符合规定的一根,而不能以小容量的保险丝多根并用,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五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1.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你知多少?

2.日常生活安全防范小知识

3.日常生活安全小知识三篇

4.日常生活中的居家安全知识

5.生活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